YouTube 使用規範解析!忽略這些細節可能連 Google 帳號都沒了...
2018-08-07
影片被要求下架、頻道收到官方警告,甚至被迫停權…這些狀況可說是創作者的噩夢。會發生這些可怕的事情,大部分是因為違反了 YouTube 使用規範。事實上,這些問題不只會發生在創作新鮮人上,就連知名創作者都有可能無意間觸犯法網。
然而,冗長的法規實在很難讓人耐心讀完。為了讓創作者們更放心的創作,CAPSULE. 副總 Esther 特別為創作者詳細剖析 YouTube 的使用規範以及常見的版權問題。

越知名的創作者,越要小心
近幾年 YouTube 平台上發生的懲罰案例越來越多,不僅是因為創作者越來越多的關係,也和觀眾的年齡層逐漸擴張也有極大的關聯。隨著頻道規模擴大,觀眾與粉絲的年齡也會越來越廣。至今為止沒有問題的作品或是存在已久的作品,在新粉絲新觀眾的重新檢視下可能會引發其他爭議。
日本有位創作者曾在 2006 年在馬路上拍攝關於乾冰炸彈的作品,在當時引起相當不錯的迴響。但到了隔年(2007)卻有民眾看到這部影片後,直接向警察報案表示有人在馬路上做出這樣的危險行為。
儘管行為不構成違法,但卻涉及危險行為的疑慮。在經紀公司、創作者、YouTube 平台以及警方協商後,決議將影片下架。
以前沒問題,不代表現在沒問題。有時差的客訴,是確實存在 YouTube 平台上
除了避免違法,還須注意…
有礙觀感的行為也是創作者必須注意的事項。曾有位創作者為了拍攝需求,在餐廳點了全餐卻未食用完畢,被路人拍攝並指控其浪費食物,甚至在網路上公審該名創作者。
當然,創作者這樣的行為並沒有違法,但如此行為可能會讓這部作品引起完全不同的反應,進而影響到創作者頻道的經營。
另外場地的拍攝規範也是創作者必須注意的事項,有些地方會標明禁止拍攝,倘若創作者為了影片需求而貿然違反規定,也可能引發上述問題。
YouTube 社群使用規範
事實上,YouTube 本身也制定了一定程度的使用規範:
1. 裸露與色情內容
2. 有害或危險內容
3. 仇恨內容
4. 暴力或血腥內容
5. 騷擾與網路霸凌
6. 垃圾內容、具誤導性的中繼資料及詐騙行為
7. 威脅
8. 版權
9. 隱私權
10. 冒用他人身分
11. 兒童安全
12. 其他政策
2. 有害或危險內容
3. 仇恨內容
4. 暴力或血腥內容
5. 騷擾與網路霸凌
6. 垃圾內容、具誤導性的中繼資料及詐騙行為
7. 威脅
8. 版權
9. 隱私權
10. 冒用他人身分
11. 兒童安全
12. 其他政策
這些規範其實存在於 YouTube 相當長的時間,但卻容易被創作者忽視。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 50 個頻道以上遭到刪除(目前持續增加中),許多頻道更因為違反社群規範導致影片下架,甚至是收益變成無效。其中《Elsagate》就是廣為人知的案例,其影片正是因為涉及色情內容及誤導性,在遭到觀眾投訴後直接下架。
創作者在創作時務必要注意這些規範,才不會遭到平台的懲處。
違反規範,會發生這些可怕的事情…
對於不遵守社群規範的創作者,YouTube 會視情節給予下列懲處:
1. 影片遭到刪除
2. 廣告收益被停止
3. 頻道帳號被停止
4. 無法建立新頻道
倘若今天創作收到版權警告,該影片的收益不僅無效,更有可能被歸類為版權方。若是頻道遭到停權,不僅是該頻道所有作品都將被刪除,就連相關頻道都有可能遭到移除,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帳號直接被 Google 封鎖,無法登入。
結語
若是無意間做出違反道德,甚至是誤觸法網,遭到了懲處可是有苦難言。為了讓頻道經營與創作之路更順遂,先了解這些細節絕對是一大利多。其中版權、隱私權可說是涉及平台使用規範以及法令的大學問,而 CAPSULE. 也特別針對創作者常遇到的音樂、遊戲、影像版權等問題進行詳細的解說。想成為創作者,甚至已經是創作者的大家千萬別錯過了!
一起加入 CAPSULE. 大家庭!

CAPSULE.